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两江新区探索陆上自由贸易规则
在挂牌仪式后的项目签约环节,两江新区获得了最多的关注:这次集中签约60个重点项目,两江新区有40个;集中签约金额802亿元,两江新区占635亿元。
为何重点项目纷纷选择落户两江新区?
按照重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两江片区规划面积86.33平方公里,占全市71.95%。这意味着两江新区是重庆自贸试验区不可动摇的“核心区”,再加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主战场”地位,两江新区正成为重庆对接“一带一路”的核心平台。
三大国家战略 叠加核心效应
两江新区是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成立七年来,两江新区内陆开放的通道、平台、产业、制度框架有了长足进步,正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
随着中新示范项目的实施和重庆自贸区获批,在范围上,两江新区又成为重庆自贸区的核心区、中新示范项目主战场;在区位上,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两江新区处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再加上江北机场,果园港、保税港、铁路港、空港、信息港五港交汇,这为重庆自贸区全方位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口岸高地和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中新示范项目、自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带来了倍增的发展效益,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重庆自贸区两江新区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701户、资金总额266.8亿元,同比增长38%、18%(正常增速约为21%和15%),累计达到1394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3699亿元。
据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介绍,下一步,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在发展定位上将考虑建设“两区五中心”。
“两区”即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聚集区,“五中心”指内陆功能性金融中心、内陆科技创新示范中心、内陆国际物流中心、内陆国际贸易中心、内陆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对两江新区而言,自贸区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新区在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上,将努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汤宗伟说。
东西互联互通 跃升开放能级
“一带一路”战略也让两江新区迎来了内陆开放升级的新机遇,从而实现东西双向全方位开放,打造内陆开放升级版。
在打造升级版的过程中,两江新区参与长江沿线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推动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构建低成本、高效率通关环境,同时还完善各类口岸,提升新区对外开放格局。
目前,通过对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的一体化开放探索,两江新区已形成寸滩港、空港“港口、口岸、保税”三合一的一类口岸高地功能,并与团结村的铁路口岸,共同成为重庆服务全球市场核心口岸体系。
以果园港为例,两江新区依托果园港建设内河最大的多式联运口岸,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扩大果园港开放功能,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开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
2016年以来,果园港加快建设多式联运综合枢纽,来自四川、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的大宗物资及集装箱在果园港进行水水中转、铁水联运。
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重庆果园港已初步形成集装箱60万标箱、件散货600万吨、商品车滚装100万辆和铁水联运5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前港后园”和“铁水联运”功能基本形成。
此外,两江新区还争取到4个国家指定口岸,口岸功能日益凸显。“一带一路”也让新区的口岸经济迎来“井喷”。2016年两江新区范围内共报检313822标箱,进出境集装箱报检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年进口量首次突破2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