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由港信息 » 正文

从浑然天成 到软硬兼施 自由港新加坡进化解码

自由港 发布时间:2018-03-14 10:53:28 来源:

  编者按

  1819年,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在登陆新加坡后,曾在一封信件中写道,“我们的目标不是领土,而是贸易;一个伟大的商业集散地和一个支点,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在以后要求的政治上扩大我们的影响”,并发展“最大可能的贸易自由和人人平等权利,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

  莱佛士未曾想到的是,新加坡在一百多年后不仅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更成为自由贸易的标杆之一。

  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最新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新加坡连续第24年被评为全球第二自由经济体,排在中国香港之后。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由贸易政策曾让新加坡一度成为区域贸易中心。独立之后施行的一系列自由经济政策,加上便捷资讯科技配套,使得新加坡在五十余年里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本文旨在解码新加坡自由港进化之路。

  3月7日新加坡召开的交通部长会议上,新加坡交通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蓝彬明表示,新的海事转型计划(MTP)和建立数据中心,以及注资1亿新加坡元成立的海事集群基金将会是新加坡海运业下一阶段增长的举措之一。

  新加坡以自由贸易和港口闻名于世,其经济与港口贸易有着密切关联,近年来新加坡港口运输总量在骤跌之后增长缓慢让新加坡感到一些危机,加上周边地区港口兴起,新加坡希望通过港口的升级来提振经济。

  尽管新加坡港口运输能力有所下降,但新加坡仍享受着自由贸易港给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TheHeritageFoundation)最新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新加坡连续第24年被评为全球第二自由经济体,排在香港之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采访获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由贸易政策曾让新加坡一度成为区域贸易中心,而在新加坡在独立之后,新加坡政府施行的一系列自由经济政策,加上便捷资讯科技配套,使得新加坡在五十余年里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地理优越,贸易中心自古来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其成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毗邻大市场,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一个桥头堡。

  从有贸易历史考证以来,新加坡便在地区或全球贸易中占据地理优势。早在13世纪后期,新加坡港口定居点的形成使得新加坡成为印度洋和中国南部海上贸易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但随着荷兰、葡萄牙等国在17世纪初至19世纪初期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区域和欧洲大国之间的竞争导致其他港口定居点崛起,新加坡在东南亚海上贸易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而随着1819年英国人的到来,新加坡重新成为转口贸易的中转站,并吸引了来自中国、印度及马来群岛等地的移民。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自1819年以来,海运贸易一直是新加坡的重要生命线。目前,超过5000家海事机构雇用了超过17万人,为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约7%。

  已故历史学家康斯坦丝.玛丽.藤布尔在她的著作《新加坡史》中指出,自由贸易原则于1826年在伦敦被东印度公司的控制委员会接受,此后由新加坡商人所维护。“莱佛士在新加坡建立了一个自由港。”藤布尔写道。

  当时,新加坡的港口免收关税,实行最低限度的港口费用和禁止关税。这些方案使得新加坡相比当时大多数受到勒索、不稳定的法律体系和其他限制的邻近港口而言,更具吸引力。

  此外,新加坡港口定居点还拥有天然的深水锚地,使得深水靠泊成为可能,这和政策优惠一道使得新加坡港在当时的东南亚区域内成为港口的翘楚。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助理局长林瑞年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独立之后,新加坡决定进行工业化,但同时意识到征收关税并不能保护新加坡国内的企业,于是决定发展那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够实现出口的产业。

  与此同时,新加坡加快了发展对外贸易的步伐,陆续设置了9个自由贸易区,这让新加坡的港口贸易继续繁荣。

  根据新加坡关税局数据,这个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大约三分之一个深圳)的国家拥有9个自由贸易区。樟宜机场集团(新加坡)有限公司管理两个空港型自由贸易区——新加坡机场物流园和樟宜机场航空货运中心。

  而最早于1969年划设的裕廊海港自由贸易区由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管理,包括布拉尼货物集散站、岌巴集散处、巴西班让货物集散站、三巴旺码头、丹戎巴葛货物集散站&岌巴货物集散站以及岌巴集散链桥在内的6个自由贸易区则由新加坡港务集团管理。

  发展贸易服务,巩固物流中心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自由港政策比较及借鉴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中指出,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以贸易自由、创办企业自由、金融自由、通航自由为特征的自由经济政策对新加坡的繁荣同样至关重要。

  其中,货物贸易自由是体现自由贸易政策最显著的标志,良好的通关效率对外贸发展至关重要。课题组认为,贸易结算和贸易经营主体的自由、航运服务的发达共同促成了新加坡在营商环境上的巨大优势。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营商环境报告》中,新加坡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二。

  陈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加坡的贸易之所以发达,关键在于其贸易服务的发达:能够在制度宽松、简明、高效的情况下,完成全球贸易环节在新加坡这一站的中转、分工、交割和仓储。

  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政策规定,货物首次进口至自贸区内时可以免缴消费税,只有后续进入新加坡市场销售时才需进行缴税,这就为新加坡转口贸易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转口贸易的发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而这正是新加坡作为物流中心的优势所在。曾任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东南亚部门总监的现世界银行交通运输高级专员YinYinLam在世界银行官网发文表示,流程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不断创新是新加坡成为全球性物流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新加坡在物流链各领域也几乎都有着若干项着眼于未来的新规划。

  早在1989年,新加坡政府就曾率先推出过全球首个贸易管理电子平台TradeNet,将海关、税务等几十个政府机构通过单一平台实现连接,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通关服务。

  新加坡关税局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称,作为向新加坡关税局和其他法规机构进行贸易报关的国家性单一窗口,贸易和物流行业团体通过TradeNet平台一次性完成贸易相关的正式手续后,申报数据就会按既定路径送至相关各机构。

  此后,新加坡又于2007年在TradeNet的成功基础上启动了中立、安全的集成化平台TradXchange,以服务贸易、物流行业团体和政府部门的IT系统进行流程与数据处理,为企业向海港、机场、海事管理机构、关税局和其他主管部门递交申请、进行咨询等完整流程提供着单一电子化窗口。

  与其他经济体的框架协议对于自由港的发展也尤其重要。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新加坡已经与中国、美国、日本等经济体签订了多达21份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基于这些自贸协定,贸易公司和投资者可以享受包括关税减让、进入特定领域的优先途径、更快进入市场和享受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重优惠。“新加坡相信贸易自由,也一直致力于实现贸易自由。”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2017年12月在采访中对媒体表示。

  此外,新加坡目前还在同时参与新版本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王瑞杰表示,对于新加坡而言,尽可能地持续取得包括区域性协议在内的进展是重要的,“美国虽然退出TPP,余下成员还会继续展开讨论。同时我们也在推动RCEP,希望明年可以取得重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另一典型自由港,中国香港同样对自由贸易协议(FTA)态度积极。目前,香港已与包括内地、澳门在内的多个地区或区域联盟签署了6份FTA,且还正在与澳大利亚、马尔代夫和格鲁吉亚进行自贸协定谈判。

  谈到去年11月与东盟签订的FTA,香港运输及房屋局秘书处新闻办公室的PatCha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基于新签的FTA,东盟成员国将会对出口自香港的货物进行关税减免,这将刺激出口。“香港出口商将从关税减免中获益,这将进一步降低其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Chan表示,“FTA还会促进在海关事务管理方面的共同合作。它将试图确保适用于香港和东盟间商品贸易的海关程序与实践是可预见的、延续的、透明的、贸易促进型的。”

  陈波认为,作为自由港的香港,其更强调贸易服务,着重于加强自己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新加坡则更着重于货物贸易本身与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贸易金融同抓,寄望金融科技弯道超车

  “新加坡的成功,看似是取决于货物贸易平坦,但是新加坡能够成为全球货物贸易中心、全球航运中心,还是因为它背后有配套的服务和良好的制度在支撑。”陈波指出,要成功发展起离岸贸易离不开离岸金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早在1968年,新加坡便引入了重要的税收和监管激励措施,以吸引外资进入金融领域,并促进金融业的活动。

  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也在1968年率先获得新加坡政府批准创设的亚洲货币单位(ACU),在新设立的亚洲美元市场(ADM)中吸纳新元以外的外汇存款。通过这种与欧洲货币市场同样的方式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这也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

  为吸引银行加入ACU的经营,新加坡政府除了财政上的奖励措施外,还于1968年取消了亚洲美元市场的外汇管制。新加坡金管局(MAS)也在1972年宣布取消此前必须对存款保持20%的流动准备,这大力促进了ADM的成长,到1975年,新加坡境内从事ACU的金融机构增加到66家,存款总额达125.97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新加坡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5倍。

  新加坡金管局在1978年放开所有外汇管制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在《研究》中指出,新加坡融资汇兑自由,除取消外汇限制之外,在新加坡的外资企业只需按照银行要求提供相关文件,即可自由开立银行账户。外资企业还可以向新加坡本地银行、外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业务。

  此外,IMF指出,1984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的开张,大力提振了新加坡金融衍生品交易,这是亚洲首家金融期货交易所。当年,SIMEX还推出了亚洲首个欧洲美元期货合约。

  SIMEX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签订了共同冲销体系(MOS)合作项目,交易商可在其中一家交易所开仓,在另一家交易所清算。这在业界是此类国际期货联合交易的首例,也被视为填补了世界交易时间的空白,使得在新加坡交易能够弥合美国收市和欧洲开市之间的时间缺口,从而有助于实现24小时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也从内外分离型逐步发展为内外渗透型,并希望能够发展成像伦敦、香港一样的一体型市场,这将进一步放开对资金进出的管制,让资金可以自由流入流出。

  陈波表示,资金进出相对自由,加上积极的税收政策,使得包括国际航运公司等在内的企业愿意把他们的地区中心甚至全球中心设置在新加坡,而这也会形成以新加坡为基础的企业的总部调配功能,加上离岸公司的设立,促进新加坡离岸金融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离岸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航运方面,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方面表示,新加坡航运金融业发达,能够为航运业提供传统和创新的融资解决方案。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方面则指出,立足于新加坡的公司可以利用本地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并获得包括审计、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在内的各类专业服务,将资讯科技、金融和物流集中在一起,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力。

  金融市场开放加上贸易持续繁荣使得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都市,在Z/Yen全球金融指数排名中,新加坡曾在2016年一度超过香港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城市,但在2017年最新的一期排名中再次以微弱的差距被香港超越,排名第四。

  新加坡近年寄希望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2017年10月30日,新加坡金管局公告称,正在与金融产业合作,从而将新加坡打造成为筹资与企业融资以及基础设施融资的亚洲中心,把新加坡发展成领先的亚洲固定收益中心,以及亚洲保险与风险转移的全球据点。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由于科技改变了金融服务的生产、交付及消费方式,因此新加坡金融行业转型至为重要,藉以维持影响力及竞争力。”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RaviMenon在2017年11月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加坡金管局正在寻求拓展银行间支付试点的方式,以创建主要包括区块链试验在内的跨境支付系统,并希望能够发展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操作规范。

  新加坡自由港的未来:软硬件同步升级

  在2016年财政预算报告中,新加坡政府首次宣布了新的国家贸易平台(NTP)计划,进一步对包括物流行业、贸易融资行业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在提升供应链环节的可视性、高效性等方面提供支持。

  新加坡关税局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NTP将会完成对现有TradeNet和TradeXchange平台功能的整合,并应用更新的技术来服务于贸易、物流行业。“它被设计成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平台,允许服务提供商在贸易生态体系中发展新应用和培育创新,以满足日益进化的商业需求。”

  原有的TradeNet平台服务于贸易相关的申请,TradeXchange则是致力于连接贸易和物流行业,而新NTP的核心在于驱动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NTP会将遍布在整个贸易价值链上的玩家全部整合在单一平台上。通过提供数字化支持,它将使得企业能够安全地与商业伙伴和政府机构实现数据文件的分享和重复利用。”该发言人表示,商业活动可以享受到NTP的许多新特征,如支持数字化商业需求的相关工具、一个内含诸多贸易和物流行业增值服务的富生态系统,以及一个促进新增值服务和应用开发的开放性创新平台。

  该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依托增进的数据精度和透明度,以及合规成本的降低,通过NTP处理业务的商业公司、运输公司、物流服务商、银行和政府机构将能够更高效地实现成本节约。

  该发言人举例称,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新加坡航运协会、新加坡关税局已在1月12日签署谅解备忘录,以着手于贸易与海事文件档案的数字化,包括发展与普及电子提货单。电子提货单的推广将通过NTP平台实施,以将其推向整个贸易与供应链。电子化的普及将使得贸易和供应链领域的商业活动提升效率、降低时间损耗并节省开支。

  另一个例子则是,NTP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来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例如,与日本电信电话通讯(NTTData)进行的概念验证(PoC)测试,将实现NTP平台与NTTData原型平台间的连接,以促进相关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PoC测试中,NTTData将会使用一个应用程序设计,与一个目前由NTTData和NTP联合开发的原型贸易系统实现交互接合。这项提议致力于向不同股东之间的贸易信息传输提供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包括物流行业在内的跨境贸易活动在跨贸易体系下的转账支付。”该发言人表示。

  在港区的硬件升级上,新加坡同样走在前列。在世界航运公会的排名数据中,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曾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但2010年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被上海超越,退居世界第二,并在此后一直处于该排位。2015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为3092.23万TEU,同比下跌8.7%,同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3653.7万TEU。

  新加坡对此并不甘心,其已着手在西部工业园附近建设新的大士港。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等部门的预计,新建港口将在2025年之前投入使用,届时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将增至目前的1.5倍。

  在2017年9月,MPA创建的国际航运中心(IMC)2030咨询委员会也正式向新加坡政府递交了IMC2030战略评估报告,旨在将新加坡进一步建设成为集互联互通、创新和汇聚人才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海事中心。

  上述报告指出,位于新加坡图阿斯的新一代港口将在未来吸引海运行业公司、提升贸易流通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新加坡需要继续为在未来扩大港口容量、提升港口性能不断投资。

  2018年1月12日,新加坡发布了海洋运输业转型发展规划(ITM),旨在保障新加坡未来全球航运枢纽地位,实现到2025年增加45亿新元(约合34亿美元)航运业附加值的同时创造5000多个工作岗位的目标。

  新加坡交通部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兰彬明在当日表示,2017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9%至3370万TEU,而港口货运总量也达到了破纪录的6.26亿吨,较上一年增长5.5%。

  “ITM将会作为我们在未来数年中追求真实且深入的转型的蓝图。”兰彬明表示,ITM将补全新加坡港的现有战略,发展新加坡港口,强化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实现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海事中心的愿景。


文章评论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精华文章

艺术品保税区与自由港

自由港 发布于2018-03-14 11:09:17

广州南沙自贸区介绍

自由港 发布于2017-02-13 14:49:31

热门推荐